印度宗教
印度宗教

众所周知,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。因此,不少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《西游记》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,是一个佛教国家。其实不然。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假,但其宗教种类繁多,佛教只是其中之一,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。根据2001年的《印度年鉴》,印度99.57%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,其中印度教徒占82 %,伊斯兰教11%,基督教徒2%,锡克教徒2%,佛教徒1%,耆那教徒1%,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祆教、犹太教等。由于锡克教、佛教、耆那教等都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,不少人把它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成员,与印度教一起构成印度文化的基石和主体。印度教崇拜多神,主神就有梵天、毗湿奴和湿婆三位,天上有太阳神苏利耶,空中有风神瓦尤,地上有火神阿耆尼等,还有众神之王因陀罗、智慧神象头神、财神俱毗罗等等。大多数神都有家庭,他们的妻子、孩子也都是神。有信徒说,印度恒河里有多少粒沙子,印度教就有多少位神灵;据不完全统计,印度教典籍上有记载的神有3?郾3亿;有人说每个印度教徒拥有一个神灵,且绝不重复。乍听起来,很令人震惊。不过,印度的现实表明,这种论断不无道理。中国自孔老夫子提倡“不语怪力乱神”以来,很少有人真正相信鬼神。在印度则不同,差不多每个印度教徒都相信鬼神(印度教的鬼也是神,如死神阎王等),人人“搬神弄鬼”,而且乐此不疲。

印度的重大节日多是印度教节日,节日期间,人们从事大规模的宗教活动,如举行祈祷庙会,进行神车游行,表演与印度教大神有关的歌舞剧等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每隔12年在恒河等三河交汇处举行的“贡卜大会”。“大会”期间,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印度教徒都要会聚于此,在圣水中沐浴祈祷,求神庇佑。其规模甚为宏大,场面极其壮观,朝拜者中不乏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最上层人物。不了解印度文化的人对此很难理解。熟悉印度情况的人都知道,印度教有一个绵延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。它把人分为“婆罗门”、“刹帝利”、“吠舍”和“首陀罗”四个种姓。另有“贱民”阶层,地位最为低下,不少人称之为第五种姓。“贱民”即“不可接触者”,被高等种姓视为不洁阶层。后者认为,他们是不可接触的群体,一旦和他们接触,即便与他们的影子接触,也会厄运临身。所以,千百年来,“贱民”一直遭受非人的待遇,过着非人的生活。

进入近现代以后,印度不少有识之士试图提高“贱民”的社会地位,做过不少努力。圣雄甘地曾发起“哈里真运动”,认为“贱民”和其他印度教徒一样,是“哈里真”,即“印度教大神的子民”或“印度教大神宠爱的人”。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,政府颁布了废除“贱民”制度的法律,并在就业、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待低等种姓的措施,印度人的种姓意识大大减弱。不过,几千年的痼疾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。今天的印度社会,仍然存在低等种姓生来就不如高等种姓的看法,残害“贱民”的现象时有发生。印度教徒在日常生活中对牛敬若神明。牛与印度教的主神毗湿奴和湿婆有很密切的关系,毗湿奴最重要的人间化身黑天在牧区长大,从小是个放牛娃;湿婆的坐骑是一头大白牛。印度教经典认为,牛是繁殖的象征,是人类维持生活的基本依靠,是人类最好的朋友;是牛帮助农民耕作供养人类,是牛献出乳汁哺充人类。因此,与其他动物不同,牛是不可侵犯的,是应该受到人类顶礼膜拜的,是神圣动物,是神。在印度国语印地语里,“奶牛”一词常和“母亲”一词连用,组成复合词“奶牛母亲”,即如汉语的“祖国母亲”,可见牛在印度的地位之高。

在印度教徒看来,牛是圣物,它们只能生老病死,绝不可以宰杀,更不可以食其肉,否则,会遭到恶报,其罪过如同杀害生身父母。锡克教徒、佛教徒和耆那教徒等持同样的看法。这也是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之间的重要分歧,是印度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之一。

早在穆斯林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时期,印度教徒就上书阿克巴大帝,请求他在全国禁止宰牛。英国殖民统治期间,印度教徒也多次发起“护牛”运动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牛也是1947年印巴分治的原因之一。这个问题好似一颗不定时的炸弹,是印度社会不小的威胁,甚至会影响印巴乃至印度和周边穆斯林国家的关系。如何使大多数国民满意,同时又不使占总人口11?郾67%的穆斯林感到受歧视,这是印度历届政府面临的极为棘手的问题之一。与动植物和睦相处于同一环境之中,是印度的生活定势。印度教、佛教、耆那教和锡克教等崇尚不杀生,认为所有动物甚至植物,都有与人平等的灵魂(或近似灵魂的东西),残害动物便是伤害灵魂,会给来世种下祸根。所以,印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鸟兽医院,并出现了许多专门养鸟饲鸟的善人。饲鸟人常常在固定的场所定时放上麦子、大米等食物,届时鸟们便会成群飞来。

印度教伦理中有“五债之说”,即人生来就要偿还五个方面的债务:祖宗债、神债、仙债、人债、鬼债。鬼债指的就是向动植物等还债——人类靠动物、植物生活,为了感谢它们,应该同情并且不伤害它们,如喂养动物、爱护植物等。

Copyright ©2007 印度旅游网&印度恒河地接社 升萃网页设计中心